目前,市旅游委已于首都机场入境大厅设立了宣传服务柜台。同时,他们也将安排专业人员现场接待。北京首都机场常务副总经理高利佳表示,首都机场已经在T3航站楼开设“北京礼物”专卖店,为“72小时过境免签”旅客提供极具北京特色的旅游购物场所。同时,首都机场也将联合有专业资质的旅游企业,为过境免签旅客开辟服务柜台通道,定制个性化旅游线路。
摆脱鸡肋之名
此前,受制于北京一直以来的“一日过境免签”政策,过境消费一度沦为鸡肋。“72小时过境免签”推行后,预计到2015年,首都机场国际中转客流将从2011年的35.4万人次增长到128万人次。如果按这部分人均消费1000美元计算,免签新政将在旅游购物方面带来近10亿美元的消费增长。
杭州市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李虹此前在杭州城市旅游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表示,到2015年,中国接待的国际游客人次数有望超过目前排名世界第一的法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对于北京而言,目前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在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看来,推广“72小时过境免签”不仅利于北京的产品走出国门,还能提升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占比,更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也有资深人士认为,过境免签虽能刺激入境游发展,但其效果有限。仅靠这一优惠政策,对全面提升北京入境游市场的质量和规模而言还存在诸多缺陷。北京入境游市场发展缓慢,除全球金融危机等外因外,北京高端旅游产品体系不全、对国际宣传不广泛、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相比国际水平较低等内因也在阻碍入境游市场的发展。此外,由于转机航班时间点的差异性,如何针对过境游客的时间表设计产品也成为一大难题。
专家表示,应对上述问题,基于产业链升级的旅游体验的提升是入境旅游经济长足发展的根本。目前,北京短途、短期游市场消费者国内游客占八成以上,“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后,这一结构势必会发生变化。境外游客掌握更多获得正规信息的渠道,国内游客的辨别能力和对旅游体验需求的提高一方面为北京短途短期游提供更多商机、更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也对经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切入入境游市场占有份额还要靠过硬的产品和细致的服务。
针对过境游客转机航班起降时间点多的问题,中国国旅新推出的产品在首都机场报名,保证每个小时发团。而针对其游览时间有限,该旅行社在选择酒店时特意挑选北京城南的酒店。“这样做是针对时间有限的过境游客。让其在回酒店的路上也成为体验北京主题旅游的一部分。”何声康说。
相应的,如未来“北京礼物”的宣传单页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中英文对照,它将增加法语、日语等选择。“72小时过境免签”的游客将在飞机上就提前了解到相应旅游商品信息。同时,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偏好,旅游购物机构将根据不同的消费倾向设计差异化的消费指南。比如非洲游客多倾向于选择实用性的生活用品、欧洲游客多倾向于选择富有文化承载力的旅游商品。
业内人士表示,上述企业的行为都是基于服务细节层面,“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达到真正带动北京旅游,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形成合力达成产业链的升级。随着过境、入境游客增多,未来在旺季景区开设商旅绿色通道、在核心地段设立旅游咨询机构和外汇兑换服务台,机场酒店和旅行社达成合作实现候机大厅以及酒店大堂报名等各个环节方便游客的措施都有可能实现。而基于行业规范和注重细节的“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或是北京入境短期短途游获得长足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