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资源网2014年6月9日消息:6月6日,受高空冷涡系统以及低槽系统过境影响,北京首都机场遭遇了今年入夏首场强雷雨,造成机场及进出北京空中走廊口全部被雷雨覆盖,致使航班起降受到影响。华北空管局充分准备,反应迅速,密切配合,应对有序,启动非常态下运行协同决策机制,首次将CDM雷雨模块投入雷雨保障实战运行,有效提升了首都机场航班运行秩序,确保雷雨天气航班正常。
当日凌晨,随着最新气象资料陆续汇集,强雷雨轮廓愈发清晰。07:10,华北空管气象中心正式对外发布雷雨警报,各驻场单位依托气象部门准确预报和CDM协同决策资源,提前研判,部署应对。华北空管局局长文学正,党委书记赵焕光,副局长贾兴福兵分三路奔赴空中管制的运行管理、区域管制和终端管制现场进行协调指挥。
08:00-12:00时,首都机场西北方向航路被雷雨覆盖,部分飞往香港、广州、长沙、武汉、西安、成都、呼和等地航班出现延误。根据天气变化,华北空管局果断对CDM系统进行调整,先后在08:00、09:00、11:00、12:00,针对空中走廊口雷雨覆盖情况采取进港航班的总量控制。12:00,首都机场被强雷雨全部覆盖,机场跑道和停机位资源凸显紧张,管制运行中心与区域、塔台、进近三方管制密切配合,共同协商最有利进出港航路,减小进近管制员工作压力。东、西离场管制员适时对塔台起飞进行协调,减少进近的出港压力,并积极与周边军航空管部门进行协调,申请临时空域,扩大管制员绕飞雷雨指挥机动空域。
“雷雨绕飞加大了管制员的工作压力,在指挥中我们要求管制员加强与机组沟通,提示机组关注机场上空的天气变化,对于低空风切边等危险天气时刻保持警觉。”北京管制中心副主任贾兵介绍到。对于因雷雨天气影响导致复飞和备降的航班,各管制席位加大与各机场协调力度,全面掌握各地机场备降资源,为机组提供最佳备降点做好充分准备。
根据统计,截至当日下午15时,华北空管局共保障首都机场进出港航班697架次,其中出港航班343架次,进港航班354架次,指挥航班备降25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