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中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民航资源网2018年8月2日消息:据Tnooz报道,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及之后的“千禧一代”旅客正在为休闲和商务旅行创造新标准:由于习惯联网、习惯用手机解决一切问题,利用科技和追求独一无二的体验,是这些人旅行爱好的标志性特点。
对于机场和机场休息室品牌们来说,要在竞争中领先,理解这些旅客的需求非常重要。
比如,让旅客不出机场就体验到目的地城市的当地特色。如今,许多机场以及机场内的休息室品牌正在做出改变应对旅客们的喜好,提供更多个性化体验,并发展一些微型社区——旅客们能在这里感觉到目的地的气息,同时能够办公、放松或娱乐。
在过去,机场在旅客们眼中只是从飞机到目的地的中转场地。现在,人们期待在旅程的每个阶段都能获得开心和有价值的体验。一项报告发现,38%的千禧一代希望自己是“探索者”,而不是旅客。这个比例在X世代(出生于1965年和1976年间)的比例是30%,在出生于婴儿潮时代(出生于1946年和1964年间)的比例是24%。这显示出一种思维的转变,以及年轻一代在买机票时抱有的期待。
有趣,也要有用
因为有了这种转变,机场和机场休息室品牌展开实验的趋势在上升,并开始提供越来越多的娱乐、科技、餐饮和健身选择。
机场正在耗费大力气应对“休闲商务”旅客,这些旅客既有商务目的,又想有休闲体验。他们想在工作上获得成效的同时获得有趣的体验。
为此,香港国际机场设置了IMAX影院,丹佛国际机场设了瑜伽和禅修室。其他机场也开始提供很日常的服务,比如干洗、宠物托管等,让旅客们在机场也有“家常”感受。
在奥兰多国际机场,The Club休息室设有专门的“儿童区”,因为这座机场的旅客中有很多是家庭出行。这些举措的目的在于,在乘客的旅程中为他们打造一种提升个人生活(而不是干扰)的环境。
要有本地特色
要提升旅客的旅程体验,机场应当利用休息室发展微型社区,并让旅客们体验到机场所在城市的特色。比如,在匹兹堡国际机场的The Club休息室里,旅客们能体验到当地名厨Kate Romane的菜品,并欣赏到当地摄影师JP Diroll的艺术作品。
打造一个舒适区
满足每个旅客的需求是休息室品牌以这种方式成功的关键。如果航空旅行这种有时让人感到焦虑的体验能更人性化,旅客们会更感觉更舒服,也更愿意再搭飞机出行。在这种情况下,休息室不仅能让旅客获得最理想的体验,同时也为机场销售区增加销量,提升机场的收益。如果休息室的空间得到完全的利用,并成为旅客们喜欢的目的地,那么机场也会从休息室获得的收益中得到好处。
旅客们的喜好在变化,机场和休息室品牌必须持续意识到这些变化,提供能轻松融入乘客旅程并提升旅程的体验。如果机场和休息室能采取措施打造独特的旅行体验,那么机场方和旅客方都会从中获益。(Lizzy/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