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工作中感悟到的企业文化
(作者系特车服务部员工 陈建荣)
    我想文化来源于生活,然后又回到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从心灵深处塑造人。企业文化也一样,它从工作中诞生,又在工作中得到验证,继而进一步指引我们的工作,指引我们的内心。有了它的指引,你就会变得内心强大,无往而不胜。
感悟“和”
    那是我刚开始带班时发生的一件事,一天早上交接班的时候因职工班车晚到,造成一位配载员和一位控制员不能按时接班,作为带班主任的我认为自已可以留下来顶替配载员的工作,就仅仅安排控制人员加班,但因为沟通方面的问题,造成了控制人员的误会,和我发生了争执,我内心也满是委屈,自已带头加班不但不被理解,还被当众顶撞,工作的配合以后也会出现问题。
   可是事后转念一想,造成这样的结果,肯定是有它的原因。责人必先责己,我一定是在处理问题时有不足之处,才会被别人误解为处事不公,毕竟我忽视了控制人员的心理动向。于是只能“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辨,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控制和配载是一个整体,我不能让员工心有间隙。我必须想办法化解矛盾。
    很快,单位组织了年底会餐,我借此机会当着大家的面主动向马晓晨敬酒赔罪。我心想“敬人者,人恒敬之”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你施予的是敬意,看见的也是敬意;你施予的是友善,看见的也是友善。果不其然,她滔滔不绝,解释的比我还多,从她真诚的笑容中我能看出,她早已将此事放下。于是我们的矛盾就在这杯酒中得以释怀。
    我想这就是我们企业所倡导的“和”的意义,一种“包容”的情怀,一种带着否定自己的“自省”,一种“行动”的勇气,一种“和谐”的氛围。其实每个员工都有可爱、朴实的一面,只要你肯放下姿态,你会发现他们竟也是出乎意料的大度与宽容。记得星云大师说过:“真正的制胜之道,不在于屈人之兵,而在于化敌为友”。我想这句话足以体现“和”的“智慧”与“力量”。
感悟“忠诚”
    今天中午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同志们分拨去吃饭,留下的人正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保障航班。外场送单员谢磊去送三个航班的舱单还没回来,这边又有三份舱单等在那里了。此时,对讲机里突然传出夏航代办催舱单的声音,只见张晓侠起身取了MF8206舱单,跨上电动自行车就飞奔而去……
    看着她匆忙的背影,我感触良多。其实像这样大家之间相互协作的小事每天都在上演,不足与外人道。但就是这些小事集结起来,就会产生一种力量,一种“向心力”,它会相互感染、相互传播、相互激励,我们谓之曰“忠诚”。
    2008年5月12日,相信每个人都不会忘记,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那天,我正好值班,突然间,大地摇动起来,我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地震了,大家快撤!”。当所有同志都快速撤离配载室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没拿对讲机,于是又冲进里间办公室拿出一个手提对讲机后最后一个撤离。大地一直在剧烈抖动,所有同志都感到不同程度的眩晕和恐惧,我们站在机坪上等待消息,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大家都很茫然,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就在这个时候对讲机里传来机组变更油量的信息,我伸手一看,已经到了航班结载的时间,怎么办呢?来不及多想,不管怎样,先要保障航班。我义无反顾地回到工作岗位,镇定自若地通报人数,制作舱单,交给紧跟其后而来的张浩进行符合,等做完这一切工作之后我们才手拿舱单再次撤离。
    事后,好多人都问我当时怎么想,其实我想的很简单,就是一种责任。我想张浩也一定这么想。就是因为有了责任,所以才变得有担当,才变得内心强大。我想起何董事长的话:“我们的企业文化体现在什么地方,就是体现在我们的战斗力上。”其实我们的企业文化早已深入每个人的内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影响着我们,指引着我们。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尽管人生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只要我们心存乐观,对生命,对工作抱着积极的、乐观的看法,不断学习、进步,从容不迫地面对意外的出现,并主动采取措施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我们的人生也就逐渐变得完美起来,在成就个人的同时也同样成就着我们的企业。
    话说回来,不是每一天都会发生轰轰烈烈的事件,不是每个人都能身居要职,我们更多要面对的是最平凡的工作。立足岗位,把一切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情做对就是不简单,我想这就是对企业的忠诚,就是对企业做的最好的贡献。